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120
编号:13765459
血液透析股静脉留置导管预防感染的护理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120
     【摘要】目的预防血液透析股静脉留置导管发生感染,延长股静脉导管留置的时间。方法加强股静脉患者留置管导的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预防穿刺口和皮下隧道感染的发生。结果股静脉留置导管是急诊血液透析及内瘘未成熟患者的可靠血管通路。结论做好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教,加强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的护理,能预防血液透析股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发生,可以延长股静脉留置的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关键词】血液透析;股静脉导管;预防感染

    Nursing experiences for infection prevention in femoral vein indwelling catheter to hemodialysis MENG Li.Hemodialysi Center,Sichuan Provice Peoples Hospital,Chengdu 610072,China

, http://www.100md.com     【Abstract】ObjectiveThis essay is to prevent patients infection of femoral vein while theyre undergoing hemodialysis,extending the time-length of femoral catheter kept in the femoral vein.MethodsReinforcing the nursing of the femoral vein patients, executing strictly on aseptic manipulation, taking effective intervention measures to prevent infection of the puncture mouth and subcutaneous tunnel.

    ResultsThe femoral vein indwelling catheter is emergent hemodialysis fistula patients with reliable and immature vascular access.ConclusionSticking to health education, strengthening the nursing of dual chamber catheter kept in the femoral vein, easing patients pain and relieving their economic burden.
, 百拇医药
    【Key words】Hemodialysis;Femoral vein catheter;Infection prevention

    近几年来,笔者所在中心对急诊透析和内瘘未成熟的患者,多数都用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作为血管通路,其操作简便易行。如在血液灌流、免疫吸附或血浆置换等需行血液净化治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导管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现将笔者所在中心预防股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共106例患者,其中男56例,女50例;平均57岁。原发病:狼疮性肾炎2例,除草剂中毒 8例,原发性高血压14例,痛风性肾病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48例,糖尿病肾病26例。

    1.2材料患者选用明泰科医疗器材有限公司股静脉单针双腔导管,外径3.8 mm,长度16 cm。
, 百拇医药
    1.3导管穿刺技术患者仰卧膝关节弯曲,大腿外旋外展,穿刺侧臀部垫高,充分显露股三角,腹股沟部常规消毒、铺巾,以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连线的中、内1/3段交界点下方2 cm处,股动脉内侧0.5~1.0 cm为穿刺点,左手压迫股动脉,局麻后用6.5号穿刺针探到静脉血后再用连接5 ml注射器的16号套管针与皮肤呈30°~40°刺入,针尖向内向后,朝心脏方向,以免穿入股动脉或穿破股静脉。穿刺时右手针筒可呈负压状,见到强有力的回血后卸下针筒,快速放入导引钢丝,退出穿刺针,用扩张管扩张皮下隧道后置入股静脉留置导管,抽出钢丝,见回血通畅时连接透析管路开始透析,缝针固定导管,覆盖无菌纱布。

    1.4导管感染的诊断依据(1)局部红肿、疼痛;(2)皮下隧道有脓性分泌物;(3)血培养阳性;(4)出现与透析相关的周期性畏寒、寒战、高热,血象升高。

    2护理

    2.1置管前的护理
, http://www.100md.com
    2.1.1环境准备要求血液透析室环境清洁整齐,地面每天用1 00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2次,空气每天用紫外线消毒1次, 空气培养达标,限制陪护人员进出。

    2.1.2患者准备术前介绍插管的重要性,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以取得配合;清洁局部皮肤,并备皮。

    2.2插管的护理

    2.2.1操作时注意患者隐私部位的保护。

    2.2.2工作人员相关要求作好双手的清洗和消毒,戴好帽子、口罩,操作时工作人员要全神贯注。

    2.2.3插管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及操作规程,关心体贴患者,动作轻柔,尽量缩短插管时间。

    2.3置管后护理

, 百拇医药     2.3.1导管固定完好穿刺成功后穿刺口用无菌纱布覆盖并用抗过敏胶布固定,用较粗的缝线固定好股静脉双腔留置导管, 双腔导管口拧上一次性无菌肝素帽并用无菌纱布包裹后固定。

    2.3.2加强观察穿刺处敷料是否清洁、干燥、固定是否完好,有无渗血、渗液,穿刺处皮肤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征兆,以便及时处理。

    2.3.3术后穿刺处每天用安尔碘由内向外消毒皮肤及导管消毒范围直径大于5 cm,清除局部的血垢,覆盖无菌纱布后妥善固定,注意保持敷料清洁、干燥。

    2.3.4换药时要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认真仔细、动作轻柔,防止牵拉股静脉导管,以防缝线断裂引起导管滑脱。若导管意外脱出时,应将导管拔出而不应推入,以防止感染。

    2.3.5预防导管脱出、打折、扭曲,防止牵拉股静脉导管,告知病员睡觉时应平卧或健侧卧位。天气炎热、出汗多或者对胶布过敏者可用适中的松紧带或绷带,绕大腿一周固定导管。
, 百拇医药
    2.3.6股静脉导管一般不宜作他用,如输液、抽血、输血等(抢救除外)。

    2.4留置导管的护理

    2.4.1护士在每次血透过程前须戴口罩、帽子,取下导管敷料,观察局部有无渗血、渗液、红肿,并检查导管时否固定、缝针有否脱落。

    2.4.2透析时导管护理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感染,尤其是置管患者,管腔直接与外界相通,如操作不当,细菌直接进入血液,极易引起菌血症、败血症[2]。所以应严格无菌操作技术,皮肤消毒以双腔管壁为中心,在穿刺处用%活力碘进行消毒,直径>5 cm,盖上无菌纱布固定以防感染,若局部发红,或有少许渗液,敷料下方敷一块活力碘纱布,活力碘可逐步释碘持续灭菌,防止细菌从皮下隧道入血[3]。戴无菌手套,在穿刺处铺无菌治疗巾,消毒管口,取下肝素帽,再次消毒,连接10 ml无菌注射器,打开夹子,抽出导管内的封管肝素和可能形成的血凝块,确定无血栓后,夹住管夹,然后连接透析机管路进行透析。析透接管时,注意导管口尽量不敞开,避免与空气长时间接触,动作要轻巧,透析前后采用活力碘消毒管周围皮肤。透析过程中股静脉留置导管与透析管路接管处用无菌敷料覆盖。
, 百拇医药
    2.4.3透析结束透析结束时戴无菌手套,消毒导管口,用无菌注射器注入生理盐水10~20 ml,以冲洗管内血液,严格按照股静脉留置导管的容量进行封管(肝素浓度视患者的凝血功能而定),管端部分空隙也应注满封管液,在注入肝素的同时立即夹闭管道,然后拧紧一次行无菌肝素帽。因注毕肝素前导管内液体处于正压状态,此时夹闭管路无血液回流,可防血栓形成。导管处用无菌纱布包裹并妥善固定。每次透析后更换一次性无菌肝素帽,可明显减少感染的发生。

    2.5加强健康教育对患者及家属强调保护导管的重要性,耐心指导患者股静脉留置导管期间应做好个人卫生,保持局部干燥、清洁,如需淋浴,一定要将留置导管及肤出口处用伤口敷料密封,以免淋湿后感染。如穿刺处出现红、肿、热、痛现象,敷料脱落、污染等

    应及时就医,防感染扩散。置管部位不能用手桡痒、 擦洗注意远离创口、注意自我保护防止导管脱落,特别是在脱裤子的时候要避免将导管拉出,禁止穿刺部位90°弯曲,并告知导管脱落时的自我紧急处理方法,股静脉导管留置患者应尽量卧床,活动要缓和,避免弯腰、 下蹲等活动。告诉患者注意自我保护,不去或少去公共场所,避免受凉,防止上呼吸道感染。
, 百拇医药
    3小结

    通过近几年笔者所在中心的临床实践与观察,笔者认为股静脉留置导管是急诊血液透析及内瘘未成熟患者的可靠血管通路。用股静脉留置导管血液透析时,医务工作者只要加强置管前置管环境和患者的准备、在置管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原则和操作规程、置管后加强导管和穿刺处的仔细护理和观察、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做好预防干预措施,可明显减少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林新广,李健.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插管常见并发症及处理.中国血液净化,2002,2(1):43.

    [2]肖观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治疗及预防.中国血液净化,2002,1(6):34-35.

    [3]张国秀,伊渊清.碘伏消毒皮肤黏膜效果的观察.中国消毒学杂志,1995,12(3):174.

    【收稿日期】2011-05-16

    (本文编辑:刘曾敏), http://www.100md.com(蒙莉)